艺术品微投资:下注新锐艺术家

时间:2013年08月14日信息来源:福布斯中文版 【字体:

    80后创业者往往有一股子执着劲儿,在他们开创的事业中常可以看到儿时梦想的影子。这一点在28岁的年轻女创业家庄迎身上展现得一览无遗。尽管已经把矿石进出口生意做得如鱼得水,但当曾经的画画梦想重现眼前时,一切都变得无足轻重了。

    庄迎从小就热爱画画,曾师从著名旅美艺术家姚惠良,14岁时还获得中国青少年美术大赛二等奖。但由于受到社会上“学习不好的孩子才学艺术”的观念影响,最终庄迎放弃了画画而专心学习文化课。之后,庄迎先后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和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MBA专业学习。

    2011年毕业回国后,她开始和朋友做起利润丰厚的中东矿产进出口贸易,“做得很不错”是她对自己这段经历的评价。然而,一个偶然的事件打破了庄迎原本一心一意做矿产生意的想法。

    一个机会让庄迎意外接触到波斯艺术挂毯,有过多年画画经历的她立刻就被那缤纷的色彩吸引了,儿时的梦想在不经意间再次被点燃,庄迎说那一刻她就决定她要做艺术品行业。

    利用原有的人脉和渠道,庄迎开始从中东进口波斯挂毯等艺术品,并着手筹备在老家上海开设首家伊朗风格的画廊,主营中东艺术品。

    2012年初,庄迎的画廊在静安寺商圈开业,取名帕萨加德,波斯语意为色彩缤纷的花园,这与画廊鲜明的伊朗装饰风格遥相呼应。依靠产品的独家性,定位高端的帕萨加德在开业第一年便盈利。

    打破艺术品投资的小众壁垒

    目前,中国的画廊瞄准的投资人群是40到60岁之间、有一定财富积累和艺术品收藏经验的人士。画廊通常只经营高端艺术品,包括业内大家的作品或短期内会急速升值的作品,如果某家画廊悬挂了无名小卒的作品便会降低在业内的等级,更会影响画廊内其他作品的售价。

    深入艺术品投资行业后,庄迎发现对艺术品投资感兴趣的其实并非只有那些中年的高收入者。很多年轻的投资者经常会来帕萨加德参观、咨询,他们体现出对艺术品投资和艺术本身的强烈兴趣,但是面对动辄几十、几百万的高额单笔投资,这些中等及中高等收入群体往往只能望洋兴叹。

    凭借对艺术的敏感,庄迎察觉到一股暗流正在冲击着中国的艺术品投资市场,大额小众的投资现状正被小额大众的趋势撼动着,在这中间她看到了商机。

    庄迎算了一笔账,2013年上海年收入超过30万的中高收入者有150万,如果有10% 左右的人已经参与或有意向参与艺术品投资,而且年人均消费达到1.5万元的话,那么上海的年目标市场规模就高达22.5亿元。

    庄迎说上海人和在上海生活的人由于受海派的影响,都或多或少对艺术品投资有些小资情怀,因而她看好这一市场的前景。更重要的是,目前在上海还没有一家画廊触及这片新兴市场。

    没有竞争对手,庄迎的胆子大了起来,她迅速决定进行画廊转型,主要吸纳并发展这批潜在的小额投资人。她将这一新兴群体界定为25到45岁间,具备一定经济实力,自身爱好艺术品,并且对艺术品投资刚入门的年轻人。

    庄迎正试图打破中国艺术品投资行业的小众壁垒,她要将帕萨加德打造成上海小额艺术品投资第一家。

    接下来庄迎要考虑的,是用什么来满足正在扩大的小额艺术品投资需求,从而实现市场的双向对接?这一艺术品来源必须同时满足小额,升值空间大和鉴赏性强等多元化要求。

    思前想后,庄迎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艺术家发源地——中国八大美院。

    大学期间辅修艺术设计专业的庄迎获知了中国艺术专业学生的无奈。在中国,每年有数万考生报考各八大美院,录取者不足十分之一,而毕业后真正从事专职艺术创作的人连毕业生的10%都不到。之所以放弃对艺术的追求,渠道的匮乏是首要原因,没有资金开工作室、没有名气进驻画廊,这些未来的艺术家们因为途径的限制无法将作品转变成经济价值而被淹没了才华。

    这些人恰好可以成为庄迎一直在寻找的小额艺术品的源头。

    据市场行情,这些在校或已毕业艺术生的作品的市场价格在3000到20,000元之间,如果得以进入投资市场,相比以往单价始于数万甚至数十万的艺术品,能够大幅度降低艺术品投资的门槛。再加上这些美院毕业生都是经过升学时的严格筛选和数年的专业培训,通常具备极强的艺术潜力,一旦作品获得市场认可,升值潜力不言而喻。

    为此,庄迎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挖掘八大美院在读学生或毕业生中有潜质的新锐艺术家,为他们量身制定推广计划,帮助其作品快速进入市场,再通过营销手段提高升值速度,从而实现对投资人的回馈。

(责任编辑:文 婷)
文章热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美术圈的立场,也不代表美术圈的价值判断。
延伸阅读:
网友评论